您现在的位置: 薏米_薏米养生_薏米食品 > 薏米种类 > 正文 > 正文

十人有九湿如何有效祛除万病之源湿气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6-11-28 10:51:56

点击上面“健康知识大全”

疾病查询、美食菜谱、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俗话说,万病皆始于湿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回想一下,你是不是常会出现头昏头胀、身重乏力、四肢倦怠、胸中郁闷、食欲不振、大便黏腻、甚至恶心呕吐的情况?

如今,大多数人的饮食普遍荤素不当,运动量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因此会产生以上的症状。中医认为“脾虚则便溏”,以肉食为主,长期以往,对脾胃的伤害很大。

脾,主要功能是运化水湿,调节人体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现在正值秋初,雨水多,湿气偏盛。湿邪为患最易中伤人体脾阳,那么,我们如何祛湿呢?

药膳祛湿法

淮山芡实薏米汤

功效:健脾醒胃、祛湿抗疲劳,尤适宜脾虚湿重、精神不振、大便烂者。但便秘者不适宜。

材料:淮山20克、芡实15克、炒薏米30克、北芪15克、猪排骨克。

做法:先用水浸泡淮山,薏米用锅炒至微黄,排骨洗净斩件,芡实、北芪用清水洗净。将全部材料放进汤煲内,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薏米赤小豆汤

功效:健脾、利湿,尤适宜湿久化热、口苦、尿黄、舌苔黄腻者。

材料:薏米30-50克、赤小豆30-50克。

做法:薏米、赤小豆用清水洗净,放进汤煲内,煲1个小时,调味即可。

小米薏米芪莲粥

功效:健脾、除湿、益气。以上所列食材为中年人用量,老年人应适当减量。

材料:小米30克、薏米30克、大枣10克、莲子10克、黄芪15克。

做法:将全部材料洗净,放进煲内,煲1个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莲子扁豆瘦肉汤

功效:健脾祛湿、清心火,适用于出现食欲不振、烦躁易怒、大便不畅、舌苔白厚的儿童饮用。

材料:莲子(最好是带心的)10克、扁豆10克、猪瘦肉-克、陈皮1.5克。

做法:所有材料一起煮汤,煮1小时左右,加少许盐,即可饮用。

02按摩祛湿法

丰隆穴

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合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中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于穴位,顺时针揉按2-5分钟,亦可用四指指腹或掌心置于中脘穴,顺时针按摩2-5分钟。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曲池穴

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完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点揉此穴2-5分钟,亦可用四指并拢,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功效:可泄大肠湿热,用于肛门灼热、大便黄烂、排不尽者,亦可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症。

03艾灸祛湿法

艾灸法具有温通经络、祛寒除湿等功效,通过选取丰隆穴、足三里、中脘穴、曲池穴等穴位施灸,能治疗湿气带来的不良症状。

1.选择以上祛湿穴位中的两到三个施灸。

2.点燃艾条,在穴位上方3厘米左右施灸,每个穴位灸5-10分钟,局部皮肤发红即可。

*注意:有湿热症状的人(身体感觉发热、口干、口苦、舌苔黄等)不宜施灸。









































白癜风完全治疗吗
北京白癜风十佳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ncytzs.com/ymzl/11152.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薏米_薏米养生_薏米食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