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去看中医时,舌头一伸,总是被说:“有湿气。”尤其是南方地区的同学们,中招几率更高。有湿气怎么办呢?当然是要祛湿,一说起祛湿,很多人马上想起薏米红豆,天啊,真为你们担心!
1先来讲一讲:什么是湿气湿气,水液代谢产物,道医分为水、湿、饮、痰。湿气的特质:性属阴寒,易伤阳气,其性粘滞,阻滞气机,缠绵难去。
简单来分,湿气有两个来源。外湿和内湿。外湿来源于外界气候,所以沿海城市者,体内多湿气。至于内湿,主要来源于脾虚,脾胃虚弱之后,不能够运化吃进去的食物,这些没有被运化的食物,堆积在体内,生成了湿气。脾虚生湿气,湿气又会加重脾虚,形成恶性循环。
2怎么祛湿才正确?物理学中,关于水汽蒸发速度的三个决定因素:气温,气流,面积。祛湿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过在道医理论里,“气温”对应“温法”,“气流”对应“理气法”,“面积”对应“发汗法”。
湿气性属阴寒。《内经》说:寒者温之;《伤寒杂病论》说:痰饮当以温药和之。说明,温法是治疗湿气的根本大法。
人体内气走得不顺,容易生湿气。湿气又阻碍气的运行,形成恶性循环。久坐之人易生湿。所以祛湿,要理气,要让全身气血通畅。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让湿气,通过出汗的方式,从体表的每一个毛孔散布出去,扩大湿气去除的通路和面积。
3那么,为什么说“祛湿别再迷恋薏米红豆”?我们来看红豆薏米粥属于上面三种的哪一种呢?都不是!
祛湿要温,红豆和薏米都属微寒性;祛湿要理气,但红豆薏米皆寒,寒性的药物会影响气的运行;祛湿要发汗,红豆和薏米都不能发汗;另外,祛湿还要健脾,炒过的薏米才能健脾,因为炒用能够减轻它的寒性,但红豆健脾的作用微乎其微。
有些人可能不服气了,会说“我一直喝薏米红豆啊,祛湿效果感觉挺好啊”。
湿气其实也分很多类型,有一种类型是湿热,喝了寒凉的薏米红豆,把湿气热气压下去了,仿佛症状减轻了,但实际上,把脾给伤了,脾胃的正常运作,运化食物,是需要阳气的,而寒凉的食物和药物,会损伤阳气,所以这类人对湿气的抵抗能力是越来越弱的。
那么如何正确排出体内湿气,我们跟大家分享两种方法方法一,按摩是一种很好的祛湿方法,常刮身体4大祛湿穴位,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1丰隆穴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2足三里位置: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3中脘穴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于穴位,顺时针揉按2-5分钟。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4曲池穴位置: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完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点揉此穴2-5分钟,亦可用四指并拢,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功效:可泄大肠湿热,用于肛门灼热、大便黄烂、排不尽者,亦可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症。
方法二,使用淸苓杞饮祛湿茶清苓杞饮概述清苓杞饮是一款和畅益身的本草固体饮料,富含枸杞子、茯苓、鲜白茅根、人参等道地本草萃取精华,为被湿气所困扰的人们带来与众不同的清爽体验。
清苓杞饮9大核心成分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中国药典》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益智。——《中国药典》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中国药典》
赤小豆:利水消肿,解毒排脓。——《中国药典》
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中国药典》
核桃仁:补肾,温肺,润肠。——《中国药典》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中国药典》
鲜白茅根:清热利尿,用于湿热黄疸、水肿尿少。——《中国药典》
桑椹子:用于肝肾阴虚、心悸失眠、肠燥便秘。——《中国药典》
金玉兰圣原健康产业
武汉市积玉桥万达公馆5栋1单元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权威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