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三伏天的养生智慧!
《黄帝内经》讲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三伏天”是1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湿润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在这个时节要注意增加营养,食品以平淡、易消化为好,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品,少饮酒、少吸烟。另外,要做好心理调理,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三伏天,吃甚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夏收小麦以后食粮充足的喜悦之情之外,主要是提示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常常慰劳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
由于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很多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甚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
多酸多甘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致使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发脾胃升降,使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发食欲不振等。中医认为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平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好。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品。如:山查、菠萝、西瓜等。
“山查汤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材料:山查15克,酸梅50克,生姜20克,炒麦芽20克,白菊花5克。做法:山查、酸梅、生姜、炒麦芽加水煮软后放入白菊花,烧开后捞出菊花,再放入适当红糖,晾凉饮用,其他材料可以嚼食。补气去火炎炎夏日还容易使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作业。
夏日祛火的食品,上佳选择:薏仁、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食材。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薏仁性微寒,还可以健脾养胃,清热利水,所以夏季可以多用薏米搭配其他养生食材煮汤,既可以补足水份,又能祛火健脾。
“薏米饮安心降火,健脾解暑”材料:炒麦芽20克,生姜20克,薏米30克,山药20克,菊花5克,枸杞15克,绿豆30克,红糖适当。做法:所有材料一同煮水,晾温后饮用便可。新鲜干净夏季人们常感食欲消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无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纤维素和和糖分的含量丰富,不但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份,其清新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品,以避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麦苗桃汁清热解暑、健脾利湿”材料:新鲜小麦苗克,桃子1个,蜂蜜适当。做法:将小麦苗洗净,剪成小段,放入料理机中,加适当水搅打成汁,过滤一下。桃子洗净榨汁,和榨好的麦苗汁混合均匀,加适当蜂蜜调味即成。
补水养生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荷叶生于水中,是夏季降暑的好食材,用荷叶来煮粥是一个夏季很好的食疗方。粥类即能补充水份,也能快速提供能量,是不可多得的养生良品。
“荷叶茯苓粥清热补水,宁心安神”材料:荷叶1张(鲜、干都可),茯苓30克,酸枣仁15克,柏子仁15克,生姜20克,粳米或小米30克,红糖适当。做法:先将荷叶、酸枣仁、柏子仁、生姜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加入白糖。
白癜风在北京能治好吗头上白癜风怎么治